
-
出發日期2025/03/29
-
回程日期2025/03/29
-
相關路線
▌總是有些意外,故事才會展開
促成這趟淡蘭古道中路行,契機還得從去年說起。
去年十月,公司組了一團嘉明湖兩天一夜行程,因為部分團員(包含我)屬登山小菜雞,對於「爬山」這件事既興奮又緊張,想要親身體驗高山美景的魅力。可惜天公伯不作美,遇上颱風來攪局,只好忍痛延期。好不容易來到今年,跟組員討論後,決定改為松蘿湖兩天一夜行程,出發前一周天氣超級好,但出發當周天氣預報:強烈冷氣團來襲,這是什麼完美錯過好天氣的體質。兩次的倒團,已讓團員塵封的雙腳按耐不住,於是我們的登山大家長Hank發起了這場淡蘭中路行,邀請大家上山走走。
▲找到雙扇蕨!準備從暖東峽谷出發
▌綿綿細雨,敲開本次旅程
一早搭上06:56從松山出發的區間車,前往中路起始站—暖暖。等列車的時候,想起去年九月金礦越野,也是一個人在清晨的月台等車,準備前往瑞芳。車廂內彌留著朦朧的氣息,每個旅客都還掛著帶有睡意的面容,列車從地下駛離,窗外的景色伴隨天光展開,細雨綿綿,建物和遠方的山景輪廓都很鮮明。抵達暖暖車站,才意外發現這是個無人車站,上下站需要自行感應交通卡(以為暖暖算是大站),確認此行的同伴們都到齊後,便轉乘603公車前往暖東峽谷站,準備踏上這條百年山徑。
⚠️ 603公車班次較少,出發前要先查看時刻表,避免苦苦地等
▲雨天過溪要注意安全,鞋子基本上會濕
▌中路第一段:暖東峽谷至十分老街
基本上循著淡蘭古道的識別圖樣「雙扇蕨」走,幾乎不太會有迷航的狀況 (有些岔路指標會不太清楚,建議搭配離線地圖,才不會偏離軌跡。) 暖東峽谷除了涵蓋淡蘭古道的路徑,也有其他路線欣賞峽谷、壺穴、滑瀑等大自然孕育而成的景色。我在暖東峽谷印象最深刻的景象,分別為「萬善洞」、「百年土地公」。
萬善洞內,至今擺放著數十個金斗甕,是當初在此開墾的先人們存在的痕跡,保留於此地,讓後人慎終追遠。保持敬畏、尊敬的心經過萬善洞後,沒多久就能看到百年土地公的神龕,據步道的指示牌說明,最一開始供奉的土地公原址,其實位在神龕後方的石壁內,雖然有點難辨識當初的模樣,但接下來的路上也會出現土地公廟,可見當時往返於此的居民,對於信仰的依賴與敬仰。
大部分的人或許都熟悉,淡蘭古道分為北、中、南三段,中段又稱「民道」,意即居民生活的道路,故較少官方文獻紀載,透過限有的資料以及整個聚落開墾、產業運銷的分布與過程,描繪淡蘭中路的模樣。正因如此,在古徑上留下的遺跡,顯得彌足珍貴。
👀 步道小補充:在暖東舊道的路段,還可以發現手作步道的建置。原本擔心選用原始的材料如木板、石頭、繩索,會不會走起來有些不穩,然而實際走踏在上面,卻出乎意料的平穩,不禁小小驚嘆:手作步道除了盡可能貼近自然環境,也很講究安全及穩定性。
▲阿婆豆干,很香,但有點普
▌中路第二段:十分老街至威惠廟
抵達十分老街時,我們稍作停留補充能量。由於食物香味過於誘人,直接替胃袋購入黑豬肉香腸乙支、三片阿婆滷豆干,再補一包Banana能量膠 (現在想想,補太多了吧),準備展開第二段的旅程。
▲頭頂的雙扇蕨,好隱密
按大家長Hank分享,中路後段的路徑會更加原始。從番子坑步道開爬,逐漸能感受山林植披的細節與精巧、盤根錯節的樹枝堆疊、大小不一的石階起伏。由於雨勢逐漸變大,在行進的過程中,周圍煙雨朦朧,像是誤闖了什麼仙境,一度恍惚感嘆這條淡蘭古道真是不容易。揣想幾百年前穿梭在這條山徑的人們,是如何應對、挑戰比自身還要龐大、複雜的自然存在。
走了一段時間,不知為何,腿力有點不堪負荷,只能緩慢地跟上團員們的腳步。去年也是Hank推坑(到底要推我多少東西),開始了越野跑的旅程。腳步慢下來之際,突然感覺在山裡用走的和用跑的,真的很不一樣,雖然同樣都能感受山林的起伏與變化,但這之間的魅力仍有所不同,越野跑帶了點速度感,讓身體的彈性與環境融合,能更滑順、迅速地前行;登山則讓一切緩下來,感官可以更細緻地去觀察、觸摸植物的紋理,每一步動靜感覺都會驚擾周遭的氣息。
▲番子坑登山口,到了
▲有發現雙扇蕨嗎?
👀 步道小補充:即使步伐較緩慢,但沿途的指標、布條都還算清楚,不至於迷失方向。不過,還是強烈建議事先下載離線地圖,若真的偏離路線,才能靠自己的找回正確的路,畢竟自己的安全要自己負責!
▌最後的一哩路,是靠水餃支撐著
雨勢比預期的還大,要是沒持續移動著,身體就會開始冷起來。我是不防水的人,遇水則縮,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只能先開吃超商買的麵包,滿足口腹之慾,提振一下心情。但也是提振一下而已。正當我呈現無情的走路工模式時,Hank分享道「剩下最後一段路,柑腳驛站那邊的水餃很好吃喔!」
腦海中頓時浮現熱氣奔騰、餡料滿滿的水餃畫面,那是當時唯一的信仰與救贖。(儘管沒看過那個水餃長什麼樣子)於是乎,我們全員鼓起動力,繼續向前行,撿了中路第二段最後的景點—絹絲瀑布。顧名思義,涓涓細流,是一處小巧的休憩區,我覺得如果天氣好來走,應該會蠻清爽的。 ▲絹絲瀑布,到了
👀 步道小補充:最後的柏油路上,遇到山友們提過的惡犬,但只要等牠們稍加平復,快速通過即可,或是請飼主協助應該就沒事。
當看到威惠廟的時候,內心相當感動,終於抵達了!但就整條中路來看,其實也只完成差不多一半的路線,想著先人們穿梭往返在這條山徑上,發展出整個貿易、聚落及信仰的網絡,內心頗為感動。
▲威惠廟,到了
最後往車站的公車很快就來了,只能遺憾與柑腳驛站的水餃說掰掰,但這也給了再回來的理由(?)感謝水餃帶給我的信心與夢,才能順利完成這趟旅程,下次再來把後三段撿完吧!
(曾吃完24顆八方雲集水餃,經團員以訛傳訛,變35顆^^)
【日期】2025/03/29
【完成時間】約7小時 (08:20-15:10)
【總距離】17.78 km
【爬升】1,204m
攝影美照提供者: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