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1.27南投/鹿谷 眺望集集攔河堰競技場般絕無冷場(溪州大山-陳東坑山O

  • 相關路線
    溪州大山-陳東坑山O型
  • 相關山岳
    溪州大山 、溪州大山東北峰 、陳東坑山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114.01.27南投/鹿谷 眺望集集攔河堰競技場般絕無冷場(溪州大山-陳東坑山O型)
▶昨天看氣象說開始變冷,查了天氣中部下午才會下雨?於是選擇了媽媽爬過一次,小朋友爸爸沒去過的輕鬆路線,農曆年最後一爬?媽媽明天開始要上班3天了,祝福大家蛇年大吉大利,財源廣進!蛇年喜氣洋洋,萬事順遂!
▶〔此次行程〕
0630象鼻山觀景台停車起登
0620抵達溪州大山東北峰
0650抵達溪州大山
0720抵達陳東坑山
0750抵達粗坑頭土地公廟
0820抵達犛辟石
0830抵達內暗坑土地公廟
0937回象鼻山觀景台停車處
▶全程11.7k耗時3小時37分
▶本行程從象鼻山觀景台先到溪州大山縱走至陳東坑山接八通關蜈蚣崙段O型走回象鼻山觀景台,登山口開始就是一路陡上,土石較鬆動,但是路徑清楚,也都有設置拉繩,從集集攔河堰象鼻山觀景台先走到溪州大山,再縱走至陳東坑山,下山後接八通關古道社寮段,O型走回象鼻山觀景台。山徑清楚,到溪州大山前就是陡上棱線陡上棱線交替,到陳東坑山一樣是陡下陡上棱線沿途瘦稜危崖,攀岩拉繩陡上下,需步步為營,不容小覷,競技場般絕無冷場🤣🤣
▶〔溪州大山、陳東坑山〕位於南投縣鹿谷鄉、竹山鎮交界處,地處竹山鎮東北方,集集攔河堰之南,瘦稜危崖,攀岩拉繩陡上下,仍要步步為營,不容小覷,大意不得。〔象鼻山觀景台〕俯瞰集集攔河堰,氣象萬鈞
▶〔八通關古道〕是清光緒年間,由總兵吳光亮帶著1500名士兵,花了10個月時間貫通中央山脈修建完成。古道全長為152公里, 起於竹山鎮,終於花蓮的玉里,是台灣首座橫跨東西方山嶺的道路。現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而南投縣竹山鎮的社寮段則是八通關古道的初始路段。社寮─土地公鞍段,因位在鳳凰山支稜,稜線上又延伸出一些小支稜,走在古道上,很像踩在蜈蚣的背上而得名為蜈蚣崙。
▶〔象鼻山觀景台〕位處高點,可俯瞰集集攔河堰、濁水溪、集集大橋等優美景點。
▶〔犁辟石〕因外型像耕地用的牛犁而得名,另稱「雷劈石」,傳說是打雷時劈擊而成。在社寮地區有此一說:犁辟石會自動轉向,當犁頭朝向哪個村莊,該地當年必豐收。
▶〔基石介紹〕
☛〔陳東坑山〕海拔650M,三等三角點(3-4208)
☛〔溪州大山/富州大山〕海拔625M,無基石(腹地狹小,但可下瞰濁水溪景)
☛〔溪州大山東北峰〕海拔420M,水利局基石

留言

預設頭像